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三亚殡仪馆电话,合法合规,价格合理

价格:面议 2025-01-24 08:00:01 60次浏览

丧礼

人死,称“逝世”、“谢世”,俗称“倒头”、“过去了”等等。人将死或死后,家人要办的件事就是到东门外的天后宫去请茶师傅。茶师傅是专门帮助人们料理红白喜事的人,也称“茶房”。旧时的天后宫内有一殿,专做茶房的办公室。内有几个负责人,各自带有几个徒弟。这些人专司并包揽了市内城市居民的红白事,按城区划分若干片,分别负责各片的红白事。只要接到死者家属来送信儿,就会根据地域分工马上工作,即通知杠房、棚铺、赁货铺、扎彩作乃至酒席处等相关行业为死者准备治丧用具,并进入死者家帮助料理丧事,直至下葬为止。

报丧

死者如为移民,家人在请茶房的同时,要派人携供品、黄钱等到土地庙或城隍庙“报庙”,为土地爷、城隍爷烧香、送浆水,俗称“送财送水”。在人们的意识里,这似乎意谓着给亡故的亲人在阴曹上了户口。土著之家则无此习俗。

尸体安放停当,家属要进行两方面的报丧仪式,一是在宅院门口贴“门报儿”、“铭旌”,悬挂“楮钱纸”,立“幡杆”;二是由孝子执“六子”(报丧帖子)到亲友家报丧。门报儿相当于告示,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白纸黑字,贴于宅院门口。上写有“恕报不周”或“恕不遍讣”四个大字,右下为“×宅之丧”四个小字。门报书写极为讲究,也有许多“妈妈例儿”。旧时,使用繁体字,丧字本作“▲”,在写门报时不能写2个口,后来又对“恕”和“周”两个字有了限制,即其字中口都以“×”或“△”代替。所有这些禁忌都表示家里走了一“口”人,别再带走其他人了。

烧七

在死者倒头后直至出殡前,家人要每日早、午、晚3次焚香烧纸,祭奠,称之“朝奠、午奠、夕奠”。朔望举行隆重祭奠,谓之“殷奠”。死者停灵期间,以7日为一期(七),按七颂经超度亡灵,并做家祭,焚化纸钱,俗称“作七”。烧七时,闺女要“送箱子”、“烧包子”。箱子即扎彩,包子是用白纸叠成方形,用剪子剪成连缀不断的纸串。死者有几个闺女烧几个包子,而且每“七”每人都要增加一个。

逢“七”时,大户人家讲究和尚经、道士经、尼姑经、喇嘛经、师傅经交叉进行,每“七”一道经,分早、午、晚轮流诵经。而每道经,都按规定由谁负责花钱赠送给亡灵。一般头“七”的经是由已出嫁的闺女送,俗称“姑奶奶送”。以后几“七”,依次为其子女、亲家、友朋等。僧、道的法事,早、午、晚3次都有不同的内容。上午一次是在灵前念诵;中午这次实际在下午4点左右才开始,由僧人率死者家人列队到街上祭奠,为死者送路烧门纸。门纸是一种由茶房负责叠制的长方形黄纸筒。僧人要在送路途中选择合适地点分列两旁诵经请亡灵,孝男孝女们要跪地烧门纸。烧毕,再列队沿街走一遭才能返回,俗称“送路”,送路不能走回头路,到家后,僧人照例还要立于灵前诵经一遍后,由主家招待斋饭。晚上的颂经,主要是放焰口。

下葬后,要在坟前将纸钱、扎彩一并焚烧,每人都咬一口随身带来的小馒头,再吐到坟地里,差不多一个时辰后,就可离开坟地回家了。这时须将所穿孝服撕开一个口子,意为“活口”,以取吉利。进家门时要迈火盆,跨板凳,并在口中含块冰糖,这些都是防止把外面的晦气、鬼魂带回到家中。进家门后,大家还要争相抢吃小馒头和在坟前供过的供品,认为吃供果可长寿。孝男孝女们将白孝服脱下,换上灰色的。晚间要请僧、道诵经、烧纸并在灵位前上香添祭品。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14444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