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的本质
供应链融资实际通过对有实力核心企业的责任捆绑,对产业链相关的资金流、物流的有效控制,针对链条上供应商、经销商及终端用户等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银行提供的以货物销售回款自偿为风险控制基础的组合融资服务。通过提供链式融资,推动整个产业链商品交易的连续、有序进行。在 “供应链” 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的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注入配套企业,就等于进入供应链,从而整个 “链条” 运转,使该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得以提升。借助银行信用支持,为核心企业配套中小企业赢得更多与大企业合作的商机,实际就是借助大企业良好商业信誉,强大的履约能力给中小企业融资。
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的区别
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融资对象上,传统融资主要针对单个企业,而供应链融资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为整体。在风险评估方面,传统融资重点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抵押物,供应链融资则更注重供应链的稳定性、企业间的交易关系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从融资产品来看,传统融资产品较为单一,如常见的贷款、信用证等;供应链融资则是各类产品的组合序列,根据供应链各节点需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例如,一家中小企业在传统融资模式下,因缺乏抵押物难以获得贷款;但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若其作为某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凭借与核心企业的稳定交易关系,可获得银行基于供应链融资模式提供的融资支持,解决资金难题。
贷款的风险控制措施 - 抵押担保
抵押担保是贷款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借款人将自己的财产,如房产、土地、车辆等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银行或金融机构。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银行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以抵押物的变现价值优先受偿。例如,小王申请个人住房贷款,他将所购买的房产抵押给银行。在贷款期限内,如果小王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时还款,银行在经过一定程序后,可以将该房产进行拍卖,用拍卖所得偿还贷款本息。抵押担保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提高贷款的性,同时也为借款人提供了获得较大额度贷款的机会,因为有抵押物作为保障,银行更愿意提供相对较高额度的贷款。
融资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 - 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是企业在融资决策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融资成本包括资金的利息支出、手续费、佣金等费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融资成本差异较大,例如股权融资虽然无需偿还本金和支付固定利息,但会稀释股东权益,且企业可能需要向投资者支付较高的股息或红利;债券融资需要支付固定利息,且发行债券可能需要支付承销费等费用;银行贷款则需要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同时可能还存在一些隐性成本,如抵押物评估费等。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需要综合计算各种融资方式的成本,选择成本的融资方案。例如,一家企业计划融资 1000 万元,通过计算发现,银行贷款的年利率为 6%,每年利息支出 60 万元;发行债券年利率为 5%,但加上承销费等费用,综合成本相当于年利率 5.5%;股权融资虽然无需支付利息,但预计会稀释 10% 的股权,且未来可能需要向股东支付较高的股息。经过权衡,企业终选择了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