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备份
系统需支持数据加密(传输加密 SSL/TLS、存储加密 AES),防止通话录音、客户信息泄露。
配置自动备份机制(本地 + 云端双备份),定期测试数据恢复流程,避免因硬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后期维护与迭代
维保协议
明确供应商的售后支持范围(如 7×24 小时技术响应、定期系统巡检),以及故障处理时效(如硬件故障 4 小时内上门)。
确认系统升级权限(如是否支持免费小版本更新,大版本升级费用)。
持续优化
上线后定期分析系统数据(如呼损率、平均通话时长),结合业务变化调整 IVR 流程、坐席技能组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把控,可确保呼叫中心从安装阶段就具备稳定性、合规性和可扩展性,为后续运营奠定基础。
数据传输加密
通话数据:采用TLS/SSL 加密协议对语音流、信令(如 SIP 协议)进行加密,防止通话内容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或篡改。
业务数据:客户信息、工单记录等通过HTTPS 协议传输,数据库连接采用加密链路(如 MySQL 的 SSL 连接),避免明文传输风险。
示例:外呼系统与 CRM 同步客户手机号时,需通过加密 API 接口,禁止直接暴露明文数据。
数据存储与备份
分级存储:敏感数据(如客户身份证号)与非敏感数据(如通话时长)分开存储,敏感数据采用更高等级加密(如加密算法升级、定期更换密钥)。
备份策略:实行 “321 备份原则”(3 份数据副本、2 种存储介质、1 份异地备份),备份数据需加密且定期演练恢复流程(如每月测试一次数据还原),防止硬件故障或灾难导致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