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结果:无罪辩护的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公诉人得到法院支持,被告人被判决有罪;另一个是辩护观点被法院采纳,被告人被判决无罪。
轻罪辩护的核心目标
降低罪名等级:将可能被认定的重罪(如故意杀人罪)辩护为较轻罪名(如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减轻刑罚处罚:在同一罪名中,通过情节认定(如自首、从犯、未遂等)争取更轻的刑期(如从有期徒刑 10 年减至 5 年)或非监禁刑(如缓刑、管制)。
证据弱化辩护
对控方证据进行质证,削弱其证明力,使法院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重罪,只能以轻罪定罪。例如:
控方指控被告人 “故意杀人既遂”,但辩护人指出证据无法证明被告人有杀人故意(如无预谋、工具为日常用品),且被害人死亡系意外因素介入,终可能被认定为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量刑更轻)。
轻罪辩护的适用场景
案件事实基本清楚,被告人确实实施了违法行为,无罪辩护成功率极低时;
被告人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较轻,如过失犯罪(如交通肇事罪)、临时起意的轻微暴力犯罪;
存在法定从宽情节,如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通过轻罪辩护可争取不起诉或缓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