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运动强度:“慢节奏、短时长”
不追求速度或次数,以 “身体放松、呼吸平稳” 为标准:
速度:如太极推揉器,每分钟转动不超过 10 圈(常规建议 15 圈),给关节足够适应时间;
时长:单次使用某一器材不超过 5 分钟,整体锻炼不超过 20 分钟,避免损伤部位长时间受力。
控制发力方式:“不勉强、不代偿”
若完成动作时,需要用其他部位 “借力”(如用腰部发力带动肩部、用健侧腿代偿患侧腿),立即停止。例如:用上肢牵引器时,若感觉手臂无力、需弯腰用腰腹发力,说明当前力量不足,应换更简单的器材(如压腿架)。
柔韧型器械:压腿架、肋木架等属于柔韧型器械,可用于牵拉韧带,提高关节的柔韧性。
无论使用哪种器械,都需遵守以下规则,降低受伤风险:
使用前检查:每次使用前查看器械是否有松动、损坏(如螺丝脱落、部件断裂),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避免器械故障导致意外。
做好热身准备:正式训练前进行 5-10 分钟热身,如慢跑、关节环绕、动态拉伸,让肌肉和关节活动开,减少拉伤、扭伤概率。
控制运动强度: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动作和力度,初学者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逐步适应,避免盲目追求高强度导致肌肉劳损。
注意动作规范:严格按照正确方法操作,不做超出器械设计范围的动作(如在漫步机上大幅度跳跃),避免因动作变形引发损伤。
关注身体信号:运动中若出现头晕、恶心、关节疼痛等不适,需立即停止休息,切勿强行坚持;运动后可进行静态拉伸,帮助肌肉恢复。
遵守使用秩序:多人使用时排队等候,不抢用、不干扰他人,尤其在使用单杠、双杠等需高空动作的器械时,确保周围无无关人员,避免意外碰撞。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需在成人陪同下使用,选择适合身高和力量的器械(如儿童专用漫步机);老年人、孕妇或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器械,避免剧烈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