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祭奠文化: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

安仪殡葬国际服务    2019-11-21 10:36:49    7100次浏览

在中国的传统丧葬礼仪中,流行着多种多样的奠祭方式,如哭祭、文祭、烧祭、供祭、酒祭等。其中烧祭也是重要的方式之一,即在不同的时间点,通过焚烧冥币、明器、纸扎等祭奠死者,民间常见的有“烧七”、“烧百日”和“烧周年”。

烧七,指从死者亡日算起,丧家每隔七日到坟地烧纸祭奠一次,直到七七第四十九天为止。烧百日,指在亲人死亡满百天时的祭奠,依此类推,烧周年,指满一年的烧祭,第二、三周年也有相同的活动。除了集中于上述的丧葬和守孝期内,烧纸祭奠也散见于此后的其他日子中,如死者的忌日、各种祭祀年节等。不同的烧纸祭祀含义略有不同,如丧葬期内的烧七多是对亡灵和鬼魂的祭祀,之后的烧祭则多为祖先祭祀。

在诸多祭日中,“五七”和“三周年”为隆重,俗称:“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下文就烧七和三周年这两个祭日,稍作介绍,以期对民间祭奠仪式有所了解。

烧七,亦称做七、斋七、理七、七七斋等,是民间常见的奠祭习俗。其大致内容是:在死者初亡后的四十九天内,亲属每隔七天开设一次斋会,奠祭亡魂,前后共七次。做七习俗源于何时何地何种观念,有一种说法认为其源自先秦时代的“魂魄聚散说”,即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一腊而一魄成,七七四十九日而七魄皆备;相应的在人之初死,一日散一魄,七日散尽而人终归西,故有以七日为忌,每七烧纸祭奠的习俗,称作烧七。

当然也有其他说法,如源于佛教说、道教说、周代“虞祭”等,都可作为参考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习俗。民间的烧七礼俗也有不少讲究。如在活动内容上,头七、二七应由儿子为亡父(母)设木主,焚纸钱,延请僧道诵经;三七、四七,由外甥、侄辈来做;五七有设望乡台、墓祭等仪式;六七由女儿或侄女备酒饭祭奠;七七供奉祭奠,并请僧道诵经除灵等。此外,烧七还有其他讲究,如“犯七”、“摸七”时还要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犯七”又称“犯天七”,指烧七之日逢“七”(当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的情况,丧家要到坟上祭拜,烧纸钱,插纸旗。有的地方在三七时犯七,还有特殊的礼俗,即准备21面小纸旗,一把纸制小雨伞,插在新坟上,并带一小桶水,用手向坟的四周泼洒,口呼先人尊称,道:“风来旗内裹,雨来伞内躲。”有的地方凡遇犯七,便要按死者岁数插相应的小纸旗。

“摸七”是指当烧七日逢“八”(当月的初八、十乂、、二十八)的情况,孝子要到坟上先烧纸祷告:“带你回家”,并将随身带来的芦柴放在地上拖至家里,烧七后再将其拖到坟地,意为送亡亲灵魂回墓。

此外,有的地方对各七的时辰和人数也有一些规定,如头七上午十一时,二七至七七每七就得向后推迟半小时左右。参加烧七人数要一次比一次增加,参加烧头七者,每七均要参加,如一次缺席,则被视为不吉。烧头七时,对是否能参加烧到七七的人要充分估计,烧头七人数越少越好。在这七个七中,以五七为重要,所以有“五七为大七”、“五七三周年,不烧不周全”等说法。

民间有一种俗信认为,死者只有到五七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会在那天登上阴间的望乡台,眺望阳界的家人。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在五七前夜搭“望乡台”的习俗。苏州一带则有“喊五更”的礼俗,即在这天五更时分,孝子们打开大门,向西连喊三声:“某某回来吧!”,然后在灵前痛哭,并设酒菜奠祭。也有的地方在五七当天,由丧家带着纸扎、冥币和香烛等到坟地祭祀等等。

除了五七之外,民间还特别重视烧三周年,有“三年为大祭”的说法。烧三周年一般有捧亡灵牌位和墓祭两项内容。前者源于民间认为亡灵牌位在家不得过三个冬天的俗信,故不到三周年就要捧亡灵牌位,将其安放到祖庙。实际上这种仪式也是丧家脱孝,宣布结束守丧的标志。丧家择好日子后,通知服孝的亲属前来脱孝。届时还要举行墓祭,大致类同于下葬时的规格,延请僧道诵经,到坟地焚烧纸币、冥器,供奉酒馔,加以奠祭、哭悼。墓祭之后,燃放鞭炮,为其上梁,祝其安息。此后子女不再守孝,可以脱去孝服,恢复正常生活。

不管怎么样,烧七和烧三周年等活动都是民间传统丧葬礼仪中重要的奠祭方式,寄托着生者无尽的哀思和美好的祝愿,同时也是对亡亲者的一种安慰。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694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