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鸡苗的挑选
在饲养肉鸡的过程中,挑选优质的鸡苗至关重要。有些饲养户可能过于关注鸡苗的价格,而忽视了其质量。但事实上,鸡苗的质量是决定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选购到品质、健康的鸡苗,才能确保获得理想的饲养效果。
鸡苗的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肉鸡的生长速度,还会直接关系到养殖场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在挑选鸡苗时,务必谨慎选择信誉良好的种鸡场,并在接收鸡苗时仔细检查,剔除那些带有脐炎、白痢等病症的病鸡,同时淘汰体质较弱或残缺的鸡苗,以确保购入的全是优质鸡苗。
二、饲养方式的选择
目前,许多养殖户仍采用地面平养的饲养方式,这种传统方法容易导致鸡只受凉,从而引发腹泻等肠道问题,特别是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等难以有效控制。相比之下,“网上架养”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如节省垫料、降低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减少应激反应、便于环境控制等。此外,这种饲养方式还能确保鸡只供温均匀,促进其健康成长。因此,推荐肉鸡饲养采用棚架或塑料网上平养的方式。
三、供温方式的选择
在农村养鸡过程中,燃煤供暖是一种常见的取暖方式。然而,煤在燃烧时会消耗舍内大量的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舍内的空气质量。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燃煤质量不佳会导致烟尘大;其次,煤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导致舍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再者,一氧化碳的产生是由于煤的不充分燃烧所致;后,大量氧气的消耗使得舍内缺氧问题凸显。因此,推荐采用火炕或暖气等供温方式,以确保鸡舍内的空气质量和鸡只的健康。
四、通风管理
在养鸡过程中,通风与保温是相辅相成的。仅仅注重保温而忽视通风,会导致舍内空气污浊、干燥,灰尘弥漫,进而引发异物性气管炎、、肺炎和气囊炎等疾病。因此,合理的通风设计至关重要。通风时,应确保天窗高出屋脊约60厘米,这样不仅有助于排出氨气等有害气体,还能防止大量舍外空气倒灌入舍内。通过门、窗和天窗的巧妙组合,形成一个的通风系统,从而及时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
同时,在加强通风的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忽视保温工作。特别是在鸡群发病、季节更替以及昼夜温差大的时期,要特别警惕贼风和穿堂风的侵袭,以确保鸡舍环境的稳定与鸡只的健康。
五、把控温湿度
在育雏阶段,常常会面临温度高而湿度低的问题。这种环境下,舍内空气变得干燥,粉尘随之飞扬,这对雏鸡的呼吸道黏膜造成刺激,使其干燥、抵抗力下降。病原菌会乘机通过粉尘进入雏鸡体内,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纤毛蠕动功能失常或脱落,进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感染。
此外,鸡舍内湿度过低还会造成雏鸡体内水分过度散失,使绒毛干燥、食欲减退、饮水需求增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雏鸡脱水。因此,在育雏过程中,掌握鸡舍内的湿度至关重要,建议将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的范围内。当湿度过低时,可以通过地面洒水、空中喷雾或火炉上放置水盆等方法来增加湿度。
六、选雏与分群饲养的重要性
选雏与分群饲养是确保鸡群健康和生长均衡的关键环节。在雏鸡刚进入育雏室时,就应进行首次选雏,目的是将体弱或体型小的雏鸡单独隔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饲喂,同时淘汰残雏,从而净化鸡群。到了雏鸡6-8日龄时,或者在进行首次免疫的同时,应再次进行选雏,将生长缓慢或体型小的雏鸡进行单独饲养。
此外,肉仔鸡的公母性别差异显著,它们的生理基础、环境需求和营养反应都各有不同。例如,公鸡的生长速度通常快于母鸡,且在56天时,两者的体重差异可达27%。而且,公鸡在8周龄后的体重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而母鸡则在7周龄后就开始减慢。基于这些差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饲料利用率,肉鸡能进行公母分群饲养。这样,可以根据公母的不同需求,分别调整日粮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其生长。
七、限料与控水
为防止肉鸡生长速度过快,导致一系列营养代谢病如肉鸡腹水综合症、猝死症等,我们可以在20日龄之前适当控制饲料摄入量。后期,为预防肠炎并促进肉鸡采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1-2%的大蒜,这样不仅能预防疾病,还能适当缩短饲养周期。
在鸡群发病期间,特别是如大肠杆菌病、病毒性疾病、球虫病等全身败血性疾病时,为确保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在用药前控水0.5-2小时。此外,当鸡群进行饮水免疫时,为确保疫苗的充分吸收,我们可以控水2-4小时。当然,具体的控水时间应综合考虑鸡群的日龄、季节、生长状况以及的半衰期等因素。
八、换料策略
肉鸡换料速度过快会导致腹泻、机体脱水,增加料肉比,甚至可能诱发疾病。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推荐采用“过渡换料法”。具体来说,就是将新旧饲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逐步过渡到全新饲料。以下提供三种过渡方式供参考:
种方式:起初,2/3的前料与1/3的后料混合,饲喂1-2天;随后,1/2的前料与1/2的后料混合,再饲喂1-2天;后,1/3的前料配以2/3的后料,继续饲喂1-2天,之后完全转换为后料。
第二种方式:首先,2/3的前料和1/3的后料混合,饲喂2-3天;然后,1/3的前料与2/3的后料混合,再饲喂2-3天;终,完全替换为后料。
第三种方式:将前料和后料各半混合,饲喂3-7天,之后切换至后料。
通过这样的过渡换料方式,可以有效地减轻换料带来的应激反应。
九、肉鸡用药管理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用式和不合理的使用,常常导致单只鸡的药费偏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单一投药,未能充分利用的联合作用;其次是药量控制不当,要么药量不足无法达到效果,要么药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引发中毒;此外,疗程设置不合理,频繁更换也会影响效果。同时,忽视的配伍禁忌、盲目投药、不了解成分而重复用药,以及忽视交替用药和同一的持久使用导致的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等问题,也都严重影响着肉鸡养殖的用药合理性。
在食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关注肉鸡上市前所用的停药期,以确保残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十、环境控制
鸡场环境的治理至关重要,因为恶劣的环境是导致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随着鸡舍使用时间的增长,环境污染逐渐加剧。若忽视环境治理,这将严重威胁商品鸡群的健康。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鸡场环境,特别是要加强污水、鸡粪、淘汰鸡和病死鸡的无害化处理。同时,还需关注鸡舍内外的环境控制,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密度、粉尘以及舍内微生物含量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肉鸡的成长发育。此外,由于许多鸡的传染病都能通过空气传播,因此,带鸡喷雾已成为许多鸡场不可或缺的卫生防疫措施。
十一、
在进鸡前,对鸡舍及环境的是确保净化效果的关键步骤。目前,常用的剂通常包含甲醛、氢氧化钠、氯或络合碘等有效成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常见的误区可能影响效果,包括:
①仅对地面进行,而忽视了熏蒸的重要性;
②在熏蒸时,仅使用甲醛,未充分利用其熏蒸作用;
③未适当提升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影响效果;
④对垫料的日晒和熏蒸不够重视;
⑤长期使用单一成分的剂,缺乏交替使用。
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特别是在鸡群发病时,我们需要注意舍内的带鸡喷雾和舍外的环境清洁。同时,鸡群饮水的净化、水槽以及池的清洁与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十二、育成期的关键性
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育成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不仅关系到肉鸡的生长发育,还对其健康状况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养殖户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肉鸡能够健康成长。
首先,要密切关注脱温时间。过早脱温会导致肉鸡生长发育受阻,容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养殖户必须根据季节、天气变化以及鸡群的健康状况,科学确定脱温时间,以保证肉鸡能够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
其次,要重视鸡舍的环境卫生。随着肉仔鸡进入育成期,其采食量和饮水量逐渐增加,同时排泄物也相应增多,这给鸡舍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为了防止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养殖户必须及时清除粪便和垫料,加强卫生工作,确保鸡舍环境清洁、。
在肉鸡的育成期,饲养管理至关重要。这个阶段不仅关系到肉鸡的生长发育,还对其健康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养殖户必须密切关注肉鸡的各项生理指标,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确保肉鸡能够健康成长。同时,还要重视鸡舍的环境卫生,防止和病毒的滋生和传播,为肉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