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中国的商业版图中,贵州茅台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家白酒企业,更是一个文化符号、经济支柱和投资焦点。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贵州茅台承载着数百年的酿酒智慧与文化传承,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的品质使其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翘楚。深入研究贵州茅台,对于理解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以及市场趋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系统性地了解贵州茅台,是开启深入研究的关键。若只是东鳞西爪地获取信息,犹如盲人摸象,难以触及到其核心。只有构建起一个、系统的认知框架,才能真正领会茅台的魅力所在。这就如同搭建一座大厦,每一块基石都不可或缺,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从原料的选取,到酿造工艺的每一道工序;从产品的种类,到销售渠道的布局;从品牌的塑造,到市场的反响,每一个方面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贵州茅台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商业体系。
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沿着系统性的路径,对贵州茅台展开的探讨。从其丰富多样的产品体系,到独具匠心的酿造工艺;从不断拓展的销售渠道,到持续攀升的市场地位,逐一揭开贵州茅台的神秘面纱,探寻其成功背后的密码。
二、茅台的产品体系
(一)茅台酒与系列酒概述
贵州茅台的产品体系犹如一棵繁茂的大树,茅台酒和系列酒是其两大主要枝干,共同支撑起茅台庞大的商业帝国。在营收的版图中,茅台酒占据着的主导地位,约占总收入的 85% 左右,是当之无愧的核心支柱 。它以其的品质、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的品牌价值,成为了高端白酒市场的标杆,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和收藏者的青睐。系列酒则占据着约 13% 的份额,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它丰富了茅台的产品线,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预算,进一步扩大了茅台的市场覆盖面。
(二)茅台酒细分产品
飞天茅台:飞天茅台堪称茅台酒中的明星产品,也是大众为熟知的一款。它的瓶身设计简洁而经典,标志性的飞天图案宛如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子,带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飘进了千家万户。其价格通常在 2000 多元一瓶,虽历经市场波动,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市场热度和稳定的消费群体。它的口感醇厚绵柔,酱香浓郁且细腻,入口瞬间,仿佛一场味蕾的盛宴就此开启,各种香味层次分明,又完美融合,咽下之后,余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飞天茅台之所以能成为茅台酒的销量担当,不仅仅是因为其的品质,还得益于其广泛的市场推广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它就像一位全民偶像,无论是商务宴请、节日送礼还是家庭聚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早已成为了一种社交和文化的象征。
五星茅台:五星茅台与飞天茅台同宗同源,在品质上并无二致,但在市场表现上却略有不同。它的价格与飞天茅台相近,然而市场知名度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飞天茅台主要用于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积累了较高的声誉,而五星茅台则更多地在国内销售。不过,对于一些的白酒爱好者和懂行的消费者来说,五星茅台同样是他们的心头好,他们欣赏五星茅台纯粹的品质和独特的韵味。
生肖酒:茅台生肖酒的诞生,是茅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白酒工艺完美融合的一次大胆创新。自 2014 年推出甲午马年生肖酒以来,每年一款,依次推出了乙未羊年、丙申猴年、丁酉鸡年等生肖酒。每一款生肖酒都以当年的生肖为主题,瓶身设计独具匠心,将生肖文化、国画艺术、书法艺术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其不仅是一瓶美酒,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些生肖酒限量发行,稀缺性使得它们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以早期的马年、羊年生肖酒为例,由于发行量较少,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一路飙升,成为了收藏市场上的热门藏品。它们承载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寓意的追求,也为茅台的品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节气酒:茅台节气酒的推出,是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一次致敬和传承。它以节气为时间节点,将节气与酿酒工艺相结合,赋予了白酒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每一款节气酒都蕴含着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特点,与对应的节气相得益彰。比如,在春分时节推出的节气酒,可能会更加注重展现春天的清新与生机,口感上或许会更加清爽宜人,带有淡淡的花香和果香;而在立冬时节推出的节气酒,则可能会突出冬季的醇厚与温暖,口感更加浓郁醇厚,让人在品尝美酒的同时,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节气的魅力。这些节气酒不仅丰富了茅台的产品矩阵,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饮酒体验,成为了文化与美酒交融的典范。
年份酒:茅台年份酒是茅台酒中的珍品,代表着茅台酒的品质和酿造工艺的追求。它以基酒酒龄不低于 15 年的茅台酒为基础,经过精心勾兑而成,标识等级越高,使用的基酒越老,品质也越。目前,年份酒主要有 15 年、30 年、50 年、80 年四款产品,价格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其中,80 年的年份茅台更是稀缺资源,堪称稀世珍宝,其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却依然是收藏家和高端消费者梦寐以求的珍品。年份酒的口感醇厚绵柔,香气浓郁复杂,陈香、酱香、焦香等多种香气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而迷人的风味。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份酒的价值还会不断攀升,成为了一种具有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高端白酒。
近年来,非标茅台(包括生肖酒、珍品酒、年份酒等)的收入占比首次超过飞天茅台,成为茅台酒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变化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升级,对高端、个性化白酒的需求日益增长,非标茅台正好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对独特性和高品质的追求;另一方面,茅台对非标茅台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塑造力度不断加大,通过举办各种高端品鉴活动、文化交流活动等,提升了非标茅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这种变化对茅台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进一步强化了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的领导地位,提升了品牌的高端形象和价值,也为茅台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茅台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促使茅台不断推出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三)系列酒主要单品
茅台 1935:茅台 1935 是系列酒中的明星产品,自 2022 年上市以来,便备受瞩目。它的诞生,旨在承接飞天茅台和系列酒之间的价格带,填补千元价格带高端商务用酒的市场空白。其定位,上市后迅速成为市场焦点,一度被疯炒。出厂价为 798 元 / 瓶(500ml),终端零售时炒到 2000 多元,然而,市场的热度终究会回归理性,如今其价格已回落至 700 多元一瓶。2023 年,茅台系列酒销售 206 亿,茅台 1935 就达到 110 亿,占系列酒的一半以上,成为了系列酒的核心大单品。它的成功,得益于其优质的品质和强大的品牌背书。在酿造工艺上,它严格遵循传统工艺,选用本地优质高粱、小麦,以赤水河河水为原料,经过端午造酒、重阳喂酒,九蒸八酿七取酒、分批贮藏勾兑等工序,历时一年酿造而成,再经过独特的窖藏陈酿,使其口感醇厚绵柔,酱香突出,带有淡淡的花果香和焦香,回味悠长。同时,茅台 1935 积极拓展市场渠道,通过与各大企业、商会合作,举办各类品鉴活动,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成功地在千元价格带市场站稳了脚跟。
贵州大曲:贵州大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60 年代,它初是茅台酒厂发放给员工的福利酒,被称为 “红粮窖酒”。由于其酒质优良,口感醇厚,深受员工喜爱,后来逐渐走向市场,并于 1976 年正式更名为 “贵州大曲”。在 80 年代,贵州大曲迎来了销售高峰,成为了当时市场上的热门产品。然而,随着茅台酒产能的受限,贵州大曲不得不停产。直到 2015 年,茅台酒厂重启贵州大曲系列,使其重新回到消费者的视野。如今,贵州大曲主要有银酱、金酱、70 年代、80 年代和生肖酒等产品,价格区间在 100 - 300 元左右。它的口感优雅细腻,酱香浓郁,入口绵甜,回味悠长,具有典型的酱香型白酒风格。在市场定位上,贵州大曲主要面向大众消费市场,满足消费者日常饮用和聚会宴请的需求,凭借其亲民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
华茅:华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861 年的成义烧坊,它是茅台酒的前身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1951 年,华茅与王茅、赖茅一起收归国有,整合成如今的茅台酒厂。2018 年,茅台重启华茅品牌,2019 年正式投放到市场。目前,华茅主要有华茅 1862、华茅(蓝瓶)和华茅鉴藏等产品,定位中高端市场,价格在 800 - 8000 多元不等。华茅酒具有酱香典雅、酒体丰满、醇香协调、回味悠长、空杯留香久的特点。它传承了华茅古老的酿造工艺,选用优质的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大曲酱香酿造工艺,经过多次蒸煮、发酵、取酒等工序,精心酿制而成。在市场上,华茅主要面向商务宴请和高端礼品市场,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的品质,逐渐在中高端酱香酒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王茅:王茅起源于 1879 年的荣和烧坊,同样是茅台酒的重要前身之一。2018 年,茅台重启王茅品牌,推出了王茅酒(祥雅 / 黑)、王茅酒(祥邦 / 白)、王茅酒(祥泰 / 红)三大品类产品。王茅酒的定位与华茅相近,主打高端酱酒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它的口感醇厚绵柔,酱香突出,带有淡淡的焦香和陈香,回味悠长。在酿造工艺上,王茅传承了百年的酿造技艺,严格遵循传统的大曲酱香酿造工艺,对原料的选择和酿造过程的把控都非常严格,确保了每一瓶王茅酒都具有的品质。在市场推广方面,王茅注重品牌文化的传播,通过举办各类高端品鉴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一批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
赖茅:赖茅的历史同样悠久,它前身为茅台三大酒坊之一的恒兴烧坊。在 2014 年,赖茅商标正式回归茅台。如今,赖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众多产品的系列,价格区间较大,从 100 多元的赖茅端曲、传喜,到 1000 多元的赖茅金樽、赖茅一代工匠等,涵盖了不同的消费层次。赖茅酒的酒质优良,口感醇厚,酱香浓郁,具有典型的茅系风格。在产品定位上,赖茅以 “国民酱香” 为目标,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酱香酒。其中,赖茅传承系列作为主推产品,属于中等级别,如传承蓝、传承棕、红御等,都是标准的 5 年坤沙酒,酱香明显,口感醇厚,风格各异。传承蓝偏向茅系风格,酒体更加醇厚,花果香更加舒适;红御一二轮次酒较多,口感更加劲爽。赖茅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和亲民的价格,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消费群体,成为了茅台系列酒中的重要一员。
王子酒:茅台王子酒是茅台系列酒中的重要产品之一,产品线丰富,涵盖了普王子酒、金王子酒、酱香经典、珍品王子酒等多款产品。价格主要在 200 - 400 元之间,定位中低端市场,主要面向大众消费者。它的口感醇厚,酱香浓郁,具有一定的茅台酒风格,是很多酱酒爱好者的入门之选。其中,普王子酒价格亲民,适合日常饮用和酱酒入门者;珍品王子酒相较普王,酒质上升了一个档次,口感更加饱满细腻,适宜用作口粮酒;酱香经典口感醇厚,香气浓郁,库存不多,升值空间较大,自饮送人收藏都很合适。茅台王子酒在市场上的销量一直较为可观,2023 年销售 40 多亿,在系列酒中占比约 20%。它以其高性价比和独特的酱香风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了大众餐桌上的常客。
迎宾酒:茅台迎宾酒是茅台系列酒中的低端产品,价格在 200 元左右,主要面向低端市场。它采用翻沙工艺酿造,口感相对较为清淡,香气不如高端产品浓郁,但也具有一定的酱香风味。虽然在品质上与其他高端产品存在差距,但它凭借着茅台的品牌影响力和亲民的价格,在低端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于一些对白酒品质要求不高,只是为了满足日常饮用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茅台迎宾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023 年,茅台迎宾酒销售收入 10 亿左右,在系列酒中占比约 5%,为茅台的市场份额拓展做出了贡献。
汉酱:汉酱的发展历程颇为曲折。它原本是习酒酒厂旗下的品牌,2005 年习酒推出了汉酱 1986 和汉酱 1996。后来,习酒被茅台收购,2007 年茅台集团禁止习酒使用汉酱商标,汉酱酒停产。2011 年,茅台酒厂推出了自己的 “汉酱” 产品,标价高达 699 元。汉酱的度数为 51 度,区别于一般的茅台常用的 53 度,口感相对较为柔和。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汉酱的实际售价一降再降,目前已经不足 300 元。从品质上看,汉酱的品质明显高于珍品王子和赖茅传承等产品,它具有酱香突出、醇厚绵柔、回味悠长等特点。在市场定位上,汉酱原本是为了取代仁酒商务宴请的位置而开发的,但市场反应并不理想,如今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饮用和聚会宴请需求。
仁酒:仁酒是茅台酒厂推出的一款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其名字出自《论语》,旨在将传统酒文化与儒家文化完美结合。酒精度为经典的 53 度,口感醇厚绵柔,酱香浓郁。刚推出时,仁酒定位为商务宴请,价格较高,但市场反应不佳,价格一降再降。直到近几年茅台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仁酒的价格才逐渐回升到三四百一瓶。在市场定位上,仁酒目前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虽然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小,但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依然吸引了一部分追求文化品味的消费者。
三、独特的酿造工艺
(一)原材料探秘
茅台酒的酿造,如同一场精妙绝伦的艺术创作,而其原材料则是这场创作的灵魂基石。茅台镇当地的红缨子高粱,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瑰宝,成为了茅台酒酿造的之选。这种高粱粒小、皮薄,却颗粒饱满,犹如一颗颗圆润的红宝石,散发着独特的光泽。它的外观与普通高粱有着明显的区别,普通高粱颗粒较大,形状略显不规则,而红缨子高粱则大小均匀,形状更加规整,颜色也更为鲜艳。其支链淀粉含量高达 90% 以上,截面呈玻璃质地状,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十分有利于回沙工艺的多轮次翻烤。在多次蒸煮的过程中,它能够坚守自己的 “个性”,不轻易破碎,为茅台酒的酿造提供了稳定而优质的原料基础。
与普通高粱相比,红缨子高粱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物理特性上,更体现在其丰富的内涵之中。它含有适量的单宁,含量约为 1.68% ,这一恰到好处的含量,使得它在茅台酒的酿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宁不仅能提高出酒率,还对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发酵过程的纯净与。同时,单宁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这些物质如同魔法的种子,在岁月的催化下,终形成了酱香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为茅台酒带来了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而普通高粱的单宁含量较低,无法为茅台酒的独特风味提供如此关键的支持。
茅台收购红缨子高粱的价格比一般的高粱收购价格要高,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方面,红缨子高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它只能在茅台镇特有的水分、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种植,这种独特的地域限制使得其产量相对有限,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较高;另一方面,其的品质和对茅台酒独特风味的关键作用,决定了它在茅台酒酿造中的不可替代地位,为了保证茅台酒的品质,茅台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红缨子高粱。
除了红缨子高粱,小麦也是茅台酒酿造不可或缺的原料。茅台酒所用的小麦,除了在本地收购之外,还在河南的延津,安徽的阜阳、安庆、池州、六安等地建立小麦收购基地。这些地区的小麦,同样是无污染、无农药、纯绿色的优质小麦,收购价格比市面上的小麦收购价格要高一倍。优质小麦的特点在于其饱满的颗粒、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良好的淀粉含量和质量。与普通小麦相比,它在蛋白质、淀粉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上更加优越,能够为酒曲的制作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为茅台酒的酿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酒曲的制作过程中,优质小麦能够形成更丰富的酶类和微生物群落,这些酶和微生物在后续的发酵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使得淀粉能够更充分地转化为糖分,进而转化为酒精,同时也为茅台酒带来了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二)茅台酒酿造流程详解
端午踩曲:端午时节,当缕阳光洒在茅台镇,制曲车间便迎来了一年中为忙碌的时刻,端午踩曲正式拉开帷幕。这一传统工艺,如同一场与时间和自然的默契约定,承载着数百年的酿酒智慧。
在制曲车间里,工人们选取颗粒饱满、无虫蛀无霉变的本地优质冬小麦为原料,将其粉碎后加入水和 “母曲” 进行搅拌。这 “母曲”,宛如生命的火种,是传承千年的酿酒技艺的精华所在,它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群落,为新酒曲的发酵提供了初的动力。搅拌均匀后的小麦,被放置在曲盒里,由女性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地踩。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学问。女性工人的体重和力度恰到好处,能够踩出 “中间松、四边紧,表面光滑、四角完整,形似龟背无裂纹” 的曲块,这种独特的形状和结构,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为酒曲的发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踩制好的曲块摊凉成型后,工人们用色泽金黄、新鲜干燥无霉变的谷草将其包起来进行装仓。每块曲块和每层曲块之间都要覆盖厚厚的谷草层,这谷草层就像是曲块的温暖襁褓,起到了保温培菌、排潮透气和升温发酵的重要作用。在这个温暖而湿润的环境中,微生物如同欢快的精灵,在曲块中迅速生长繁殖,分泌出大量的酶,这些酶如同神奇的魔法师,加速了淀粉和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为酒曲糖化酶的充分发酵奠定了基础。
大约发酵十天后,工人们会把曲块上下翻转,让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触微生物,这一过程被称为 “翻仓”。两次翻仓后,再过 30 到 40 天,曲块就做好了,之后再存储 40 天以上即可使用。在使用之前,需要将曲块切碎,越碎越好,这样才能让曲块中的微生物和酶充分发挥作用。整个制曲过程,至少需要 3 至 5 个月的时间,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人们的辛勤汗水和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
高温大曲的制作过程和发酵原理,是茅台酒独特风味形成的关键。在高温环境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更加丰富多样,它们在曲块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一场奇妙的生物化学反应。这些微生物分泌的酶,不仅能够加速淀粉的糖化和发酵,还能产生各种芳香物质和风味物质,为茅台酒带来了独特的酱香、曲香和陈香。可以说,端午踩曲不仅仅是一种酿造工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将茅台镇的风土人情、自然环境与酿酒技艺完美融合,赋予了茅台酒独特的灵魂。
2. 重阳下沙:当秋风送爽,重阳佳节来临之际,茅台镇的酿酒车间又迎来了另一个重要的时刻 —— 重阳下沙。这里的 “沙”,指的就是茅台镇的红缨子高粱,它宛如茅台酒酿造的主角,在这个特殊的时节登上了舞台。
投料分两次进行,一次在重阳节之前,一次在重阳节之后,时间间隔大约 1 个月。次投料后,工人们将高粱进行蒸煮,这一过程如同一场洗礼,使高粱中的淀粉颗粒吸水膨胀并糊化,形成糊精和可溶性淀粉。糊化后的淀粉,就像被打开了宝藏之门,更容易被加入的酒曲中的酶分解为可发酵的糖类,为后续的糖化和发酵提供了基础。蒸煮后的高粱摊凉,工人们再加入捣碎的大曲,混合堆积。这堆积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微生物的狂欢派对,大曲中的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它们欢快地吞噬着糖分,释放出能量,为后续的发酵积蓄力量。堆积完成后,酒醅入窑发酵,密封的窑池为酵母菌提供了一个无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酵母菌将糖分转化为酒精,完成了从粮食到美酒的次华丽转身。
第二次投料工艺与次一样,之后将其与次发酵后的酒醅混合在一起,进行再次发酵。这两次发酵,如同音乐中的二重奏,相互呼应,相互融合,使得酒醅中的各种成分更加充分地反应,为茅台酒的独特风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阳下沙的工艺,不仅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和农作物生长周期,还巧妙地结合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规律,是茅台酒酿造工艺的智慧结晶。它使得茅台酒在酿造之初,就蕴含了丰富的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为后续的酿造过程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3. 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在茅台酒的酿造过程中,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是为核心的环节,它们如同一场漫长而精彩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茅台酒独特的魅力。
下沙过程中已经蒸煮了两次,发酵了两次,之后便进入了次蒸馏取酒。次取酒完成之后,酒醅又经历摊凉、加入大曲、混合堆积、入窑发酵等一系列工序,接着进行第二次蒸馏取酒,如此循环往复,总共取酒 7 次,时间周期大约是 1 年。每一次蒸煮,都像是对酒醅的一次锤炼,进一步促进淀粉的糊化和糖分的转化;每一次发酵,都像是一场微生物的魔法表演,让酒醅中的风味物质不断丰富和升华;每一次取酒,都像是收获的季节,将酒醅中的精华一点点提取出来。
在这 7 次取酒中,中间 3 次酒的品质是,量也是的。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酒醅中的各种成分达到了的平衡状态,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也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