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公司注册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刘先生    2025-05-12 09:50:29    70次浏览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分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两部分。具体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其中,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以货币或非货币形式取得的各类收入,如销售货物、提供劳务、租金、股息等;不征税收入如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免税收入包含国债利息收入等特定项目;各项扣除涵盖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等符合规定的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是指企业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

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会计利润总额是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纳税调整项目金额是指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项目,需要进行调整,如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的调整。

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减免税额 - 抵免税额。一般企业适用税率为 25%,小型微利企业适用 20% 的税率(实际税负可能更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 15% 的税率征收。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依据税收优惠政策等确定可减免或抵免的税额部分,如研发费用可加计扣除 75% 或 (根据政策),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此外,对于财务制度不够健全、不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的企业,税务机关可能会采用核定征收的方式。核定征收又分为定额征收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两种方式:

定额征收:应纳税额 = 核定的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应税所得率,或应纳税所得额 = 成本(费用)支出额 ÷(1 - 应税所得率)× 应税所得率;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20850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