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雷击和电涌保护原理:
内部通常采用非线性电阻元件,如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等。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其电阻极高,几乎没有电流通过,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没有影响。然而,当遭受雷击或电涌等过电压冲击时,其电阻会迅速降低,呈现低阻状态,从而能够将过电压产生的大电流快速引导入地,限制了管道上的电压幅值,起到保护作用。这些非线性电阻元件的响应速度极快,可以在纳秒级的时间内对过电压做出反应,迅速改变其电阻特性,确保在过电压尚未对管道系统造成损害之前就将其抑制住。
二、交流干扰消除原理:
利用电容和电感的特性来处理交流干扰。电容对交流信号具有较低的阻抗,能够让交流电流通过,而对直流电流则呈现高阻状态,阻止直流电流通过。电感则对交流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可以滤除特定频率的交流信号。通过合理设计电容和电感组成的滤波电路,固态去耦合器可以将管道上感应的交流电流旁路到大地,同时阻止阴极保护系统中的直流电流通过该旁路泄漏,从而消除交流干扰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
三、直流去耦合原理:固态去耦合器中使用单向导通元件,如二极管等。在管道阴极保护系统中,当阴极保护电流按照正常方向流动时,单向导通元件处于导通状态,允许阴极保护电流通过,确保阴极保护系统能够正常工作。而当外部直流杂散电流试图进入管道时,由于单向导通元件的反向截止特性,阻止了直流杂散电流的进入,从而实现了直流去耦合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