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做过骨髓移植、输血的人,采集血液样本做亲子鉴定会导致结果不准吗?

岳主任    2025-08-28 11:32:08    28次浏览

做过骨髓移植或输血的人,用血液样本做亲子鉴定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核心原因是这两种医疗行为会改变血液中的基因来源,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并调整样本类型:

一、骨髓移植直接改变血液基因,影响显著

骨髓移植后,供体的造血干细胞会逐步替代受体的造血系统,使受体血液中的白细胞携带供体基因,而非自身原始基因。若此时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到的实际是供体基因,与亲属的基因对比自然会出现偏差,甚至误判亲属关系。

例:若孩子因白血病接受骨髓移植,术后用血液样本做亲子鉴定,可能显示与生物学父母 “无血缘关系”,实际是血液基因已替换为供体基因。

二、输血短期影响有限,需看输血时间与量

输血时输入的血液成分多不含完整细胞核,或存活时间较短(通常红细胞寿命约 120 天),对亲子鉴定的影响小于骨髓移植:

若输血后1-3 个月内采集血液样本,血液中可能残留少量供体白细胞,可能干扰检测结果;

若输血后超过 3 个月,供体白细胞基本被代谢清除,血液样本恢复为自身基因,此时检测结果通常准确;

若输注的是骨髓血、外周血干细胞,则等同于短期骨髓移植,血液基因会被供体影响,需更长时间恢复。

三、解决方案:避开血液,选择其他样本

无论做过骨髓移植还是近期输血,只需更换亲子鉴定样本,即可确保结果准确,推荐以下两类样本:

口腔拭子:采集口腔黏膜细胞,不受血液系统影响,骨髓移植者术后多年采集仍能检测到自身原始基因,操作简单且无创(尤其适合儿童);

毛发、指甲:需带有毛囊的毛发(如拔下的头发)或含角质细胞的指甲,基因稳定性强,不受输血、骨髓移植影响,适合所有人群。

四、关键提醒

做亲子鉴定前,务必主动告知鉴定机构 “是否做过骨髓移植、输血及具体时间”,机构会根据情况推荐合适样本;若已做骨髓移植,建议优先选择口腔拭子、毛发等非血液样本,避免因样本选择错误导致结果误判。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915715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