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制作建筑模型时,有哪些颜色搭配技巧?

贾总    2025-10-16 07:06:46    22次浏览

1. 基础原则:先定基调,再配细节

配色前先明确建筑的功能与风格,避免色彩与主题脱节。

按风格定主色:住宅类模型适合用低饱和度的暖色调(如米白、浅棕、淡粉),营造温馨感;商业建筑(如商场、写字楼)可用冷色调 + 金属色(如浅灰、银灰、淡蓝),体现现代感;复古或历史建筑则优先用大地色系(如土黄、深棕、赭石),还原年代质感。

控制色彩数量:整体配色不超过3 种主色 + 2 种点缀色,避免色彩杂乱。例如主色用米白(墙体)+ 浅灰(屋顶),点缀色用深棕(门窗框)+ 绿色(绿植),主次分明且和谐。

遵循 “上浅下深” 规律:建筑主体通常 “上层颜色浅、下层颜色深”,比如屋顶用浅灰、墙体用米白、底座用深棕,符合视觉习惯,避免头重脚轻。

2. 材质与色彩结合:用颜色强化质感

不同材料搭配对应颜色,能让模型细节更逼真,避免 “所有部件一个色” 的单调感。

墙体配色:

涂料质感:用哑光颜料(如丙烯哑光白、浅灰),避免反光过强;可在底色干透后,用同色系稍深的颜料轻刷局部,模拟墙面肌理。

砖石质感:用土黄、浅棕做底色,再用深色马克笔(如深棕、深灰)勾勒砖石缝隙,缝隙宽度控制在 1-2mm,还原真实砖石墙的层次。

门窗配色:

窗框:用金属色(银色、浅金)或深色(深灰、黑色),与浅色墙体形成对比,突出门窗轮廓;玻璃可用透明 PVC 片,边缘用银色马克笔勾线,模拟玻璃反光。

木门 / 入户门:用深棕、胡桃木色,可在颜料中加入少量金色颜料调浅,模拟木材纹理;也可用木纹贴纸直接粘贴,质感更真实。

屋顶配色:

瓦片屋顶:用深灰、深棕做底色,再用同色系稍浅的颜料,按 “下排压上排” 的顺序轻刷瓦片边缘,模拟光影下的明暗变化。

平屋顶:用浅灰、浅蓝(模拟防水卷材),搭配少量深灰(空调外机、通风口),避免大面积单一颜色。

3. 场景搭配:用色彩区分功能区,增强氛围

通过配色区分建筑与周边场景,让整体模型更有 “场景感”。

地面与道路:道路用深灰、沥青黑,可在表面撒少量细沙(涂胶后撒,干透后扫去多余),模拟柏油路面质感;人行道用浅灰、米白,用白色颜料画出行道线,宽度约 1mm。

绿化与配景:绿植优先用不同深浅的绿色,比如草坪用浅绿、灌木用深绿、树木用深绿 + 棕色(树干),避免所有绿植都是 “同一种绿”;可在绿植底部涂少量土黄色,模拟土壤,增强真实感。

点缀色使用:用少量高饱和度颜色做点缀(占比不超过 5%),比如红色(指示牌、消防栓)、黄色(路灯、座椅),但仅用于小部件,避免抢过建筑主体的视觉焦点。

4. 进阶技巧:用光影模拟,让色彩更有层次

通过 “明暗对比” 让配色跳出 “平面感”,体现建筑的立体结构。

阴影模拟:在墙体底部、门窗下方、阳台下方,用主色 + 少量黑色 / 深灰调出新颜色,轻刷 1-2 层,模拟地面或上方结构投射的阴影,阴影宽度随部件高度增加而变宽(如 3cm 高的阳台,阴影宽约 1-2mm)。

高光点缀:在屋顶边缘、窗台边缘、栏杆顶部,用主色 + 少量白色调浅,轻刷 1 层,模拟阳光照射下的高光,增强立体感;金属部件(如栏杆、门把手)可直接用银色高光笔勾勒边缘。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60520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