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冷库安装工程的施工流程是怎样的?

王经理    2025-10-27 07:49:35    28次浏览

冷库安装工程施工流程遵循 “准备 - 搭建 - 安装 - 调试” 的逻辑顺序,核心是先完成库体保温搭建,再进行制冷系统安装,通过调试确保整体性能达标。

一、施工准备阶段:奠定基础

此阶段为后续施工提供条件,避免过程中出现材料短缺或场地问题。

场地复核与清理:确认场地尺寸、地面平整度、承重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清理场地内杂物,标记出设备和库体的安装位置。

材料与设备清点:核对到场的冷库板、制冷机组、蒸发器、管道、电控元件等是否与设计清单一致,检查材料外观(如冷库板无破损、管道无变形)和合格证明。

与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明确用电、高空作业等规范;同时讲解施工图纸细节,确定各环节施工顺序和技术标准。

二、库体搭建阶段:构建保温空间

库体是冷库的 “外壳”,核心是保证保温性和密封性,此阶段需严格把控拼接质量。

地面处理与底板安装:

若地面平整度不达标,需先做找平处理;高温冷库或潮湿环境需铺设防水层。

按照设计尺寸铺设冷库底板,底板拼接处用专用密封胶密封,确保缝隙严密,防止地面漏冷或返潮。

墙板与顶板安装:

从角落开始依次安装墙板,墙板之间通过凹凸槽拼接,并用自攻螺丝固定在地面和钢架(若有)上,螺丝孔需用密封胶封堵。

墙板安装完成后,安装顶板,顶板与墙板连接处同样需用密封胶密封,同时检查库体垂直度和整体平整度,避免后期变形。

门框与密封条安装:

安装冷库门门框,调整门框垂直度,确保门能正常开关;门框与库体缝隙用密封胶填充。

粘贴门体密封条,确保密封条无断裂、无褶皱,关门后能紧密贴合门框,防止冷量泄漏。

三、设备与管道安装阶段:搭建制冷核心系统

此阶段是冷库实现降温功能的关键,需保证设备安装牢固、管道连接规范。

制冷机组安装:

将制冷机组(压缩机、冷凝器)放置在预设位置,机组底部需垫减震垫,减少运行时的震动和噪音。

若为水冷机组,需同时安装冷却水塔和循环水泵,确保冷却水循环系统连接顺畅。

蒸发器与电控系统安装:

按照设计位置安装蒸发器(如吊顶式蒸发器固定在顶板下方,落地式蒸发器放置在库内角落),蒸发器与机组之间保持合理距离,避免影响冷气循环。

安装配电箱、温度控制器等电控元件,将电控线路与机组、蒸发器连接,线路需穿管保护,避免裸露或被挤压。

制冷管道连接与保温:

用铜管或无缝钢管连接制冷机组、蒸发器,管道焊接需符合规范(如焊缝无气孔、无漏焊),焊接完成后需进行压力测试(充氮气保压),检查是否有泄漏。

对所有制冷管道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材料(如聚氨酯保温管)需包裹严密,接头处用胶带密封,防止管道结露或冷量损耗。

四、调试与验收阶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调试是检验施工质量的环节,需测试冷库性能,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检漏与抽真空:

对制冷系统进行检漏,常用方法是向系统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氮气,用肥皂水涂抹管道焊缝、阀门接口等部位,观察是否有气泡(无气泡则无泄漏)。

检漏合格后,用真空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去除系统内的空气和水分,防止运行时产生冰堵或影响制冷效率。

充注制冷剂与试运行:

按照机组要求充注适量制冷剂(如 R22、R410A 等),充注量需严格控制,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制冷效果。

通电试运行,启动制冷机组,观察机组运行状态(如电流、电压是否正常,无异常噪音),同时监测库内温度下降速度,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降至设定温度。

性能测试与验收:

连续运行 24-48 小时,测试库内温度稳定性(波动范围需符合设计标准,如高温库波动不超过 ±1℃)。

检查所有设备和元件的运行情况,如温度控制器是否能自动启停机组、故障报警功能是否正常;整理施工资料(如图纸、合格证明、调试记录),与甲方共同完成验收。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8333888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