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库存服装质量,核心是从面料、工艺、细节三方面入手,结合库存特性重点排查瑕疵和老化问题,快速识别优质库存与劣质积压品。
一、先查面料:核心基础,避免 “看着好摸着差”
直观触感:优质面料手感顺滑 / 软糯 / 挺括(对应不同品类),无粗糙、僵硬、起球起毛现象,贴身款需无刺痒感。
面料密度:用手拉扯面料,密度高的不易变形、透光性弱;轻轻揉搓,不起皱或褶皱后能快速回弹的面料更优质。
库存老化检查:重点看面料是否有褪色、发黄(尤其白色、浅色款),弹性面料(如氨纶款)是否失去弹性,化纤面料是否有脆化、开裂痕迹。
二、细查工艺:细节见真章,排除 “残次品库存”
缝线工艺:看针脚是否均匀、密集,无跳线、漏针、浮线;接缝处(肩线、侧缝、袖口)是否平整,无歪斜、褶皱,双线缝制比单线更耐穿。
裁剪精度:检查服装左右对称(如衣领、袖口、口袋),边缘无毛边、毛刺,裁剪线条流畅,无明显歪斜或多余裁剪痕迹。
辅料质量:拉链拉动顺滑不卡顿,纽扣 / 按扣牢固不松动,松紧带弹性均匀无老化断裂,印花 / 刺绣无脱落、开裂、晕染。
三、重点排查库存专属问题:避免 “隐性瑕疵”
瑕疵检查:逐件查看衣物表面,是否有污渍、破洞、勾丝、染色不均;内衬、边角等隐蔽位置是否有磨损或残次(库存品常因堆放产生局部磨损)。
异味与霉变:优质库存虽长期存放但无明显异味,若有霉味、化工味(如甲醛味),可能是存放环境差或面料劣质,不建议选择。
尺寸一致性:同批次库存服装,随机抽取 2-3 件同尺码样品,对比衣长、胸围、肩宽等关键尺寸,偏差过大说明品控差,可能是小厂尾货。
四、快速区分 “优质库存” 与 “劣质库存”
对比维度 优质库存特征 劣质库存特征
整体状态 包装完整(部分带原吊牌),无明显灰尘污渍 无包装、杂乱堆放,表面有明显污渍或磨损
工艺细节 缝线整齐、辅料牢固,无明显残次 跳线、漏针多,纽扣 / 拉链易坏,裁剪粗糙
面料状态 面料无老化、褪色,手感正常 面料脆化、发黄、起球,弹性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