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化工专用脱硫剂研发部,是豫北钙业在聚焦山西 “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示范区” 战略定位,针对省内煤化工产业高硫原料特性、复杂工况需求及环保升级要求,开展专业化脱硫剂研发、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核心技术机构。依托山西作为全国煤炭主产区、煤化工产业集聚区的资源禀赋 —— 区域内涵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焦化等多元煤化工细分领域,企业面临高硫煤气脱硫效率低、脱硫剂损耗大、副产物难处理等行业痛点,研发部以 “破解产业脱硫难题,赋能绿色低碳发展” 为使命,构建 “产学研用” 一体化研发体系,为山西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脱硫技术与产品支撑。

一、核心定位:锚定产业痛点,打造专业化研发平台
研发部以 “技术适配性、产业实用性、环保先进性” 为核心定位,深度聚焦山西煤化工产业差异化脱硫需求:针对炼焦煤气中 H₂S 与有机硫(如噻吩、硫醚)共存、煤制合成气高 CO₂低硫分压、煤化工废水脱硫后固废资源化难等场景,突破通用脱硫剂 “一刀切” 的技术局限,专项研发 “工况定制化、性能化、成本化” 的专用脱硫剂及配套应用技术,填补山西省煤化工细分领域专用脱硫剂研发的空白,成为支撑区域产业环保升级与降本增效的核心技术引擎。
二、核心研发方向:聚焦关键技术,破解产业瓶颈
研发部围绕山西煤化工脱硫全流程痛点,确立四大核心研发方向,形成覆盖 “原料适配 - 过程优化 - 副产物利用” 的技术闭环:
高硫煤气专用脱硫剂研发:针对山西焦炉煤气、高炉煤气中 H₂S 含量高(1000-5000mg/m³)且伴生有机硫的特点,研发 “高选择性吸附 - 催化转化一体化” 脱硫剂,重点突破有机硫脱除技术,实现脱硫精度达 0.1mg/m³ 以下,吸附容量提升 20% 以上,解决传统脱硫剂对有机硫脱除效率低、再生频繁的问题;
煤制合成气低能耗脱硫剂研发:针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装置中合成气高 CO₂、低硫分压的工况,开发 “耐酸型脱硫剂”,通过优化活性组分(如改性 ZnO、复合金属氧化物)微观结构,提升脱硫剂在高 CO₂氛围下的选择性与稳定性,降低脱硫过程能耗 15%-20%,同时避免传统脱硫剂因酸气腐蚀导致的寿命缩短问题;
脱硫副产物资源化技术研发:聚焦山西煤化工脱硫固废(如脱硫渣、硫膏)处置难题,研发 “脱硫渣制备复合建材添加剂”“硫膏精制工业硫磺” 等技术,实现脱硫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超 90%,解决固废堆存污染问题,助力煤化工产业形成 “脱硫 - 固废利用” 循环链条;
智能化脱硫剂应用技术研发:结合山西煤化工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发 “脱硫剂性能在线监测 - 用量动态调控” 技术,通过嵌入脱硫剂活性传感器、建立工况 - 用量匹配模型,实现脱硫剂投加量控制,减少无效损耗,帮助企业降低脱硫剂单耗 10%-15%。
三、技术与资源支撑:构建产学研用生态,夯实研发实力
研发部依托 “产学研深度融合 + 产业资源对接”,打造专业、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
产学研合作网络: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共建 “煤化工脱硫技术联合实验室”,共享先进表征设备(如 X 射线衍射仪、程序升温化学吸附仪)与中试平台,攻克脱硫剂活性组分设计、微观结构调控等关键技术;
产业资源对接:深度联动山西焦煤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山西潞安化工集团等省内大型煤化工企业,建立 “企业工况数据库”,实时获取不同装置的原料成分、工艺参数、脱硫需求等数据,确保研发方向与产业实际需求高度契合;同时与省内脱硫剂生产企业(如山西某大型钙基材料公司)共建中试生产线,实现研发成果从实验室到工业化的快速转化;
标准与检测支撑:参照国家《煤化工副产物硫磺》(GB/T 2449-2017)、《工业脱硫剂试验方法》(HG/T 4341-2012)等标准,建立内部严格的脱硫剂性能检测体系,对研发产品的吸附容量、脱硫精度、耐温耐酸性能、再生次数等指标进行全流程检测,确保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四、研发成果与产业价值:赋能企业发展,助力区域转型
自成立以来,研发部已累计完成 12 项核心技术研发,获国家发明专利 8 项,形成 3 类产业化应用产品,在山西煤化工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典型成果及价值包括:
为山西某大型焦化企业研发 “焦炉煤气脱有机硫剂”,替代传统脱硫剂后,有机硫脱除率从 65% 提升至 98%,脱硫系统再生周期从 3 天延长至 7 天,年减少脱硫剂更换成本超 300 万元,同时满足后续煤气制 LNG 的原料气硫含量要求;
为潞安某煤制乙二醇项目开发 “耐酸型合成气脱硫剂”,解决原脱硫剂在高 CO₂氛围下活性衰减快的问题,脱硫剂使用寿命从 6 个月延长至 12 个月,年节省更换成本超 200 万元,且 SO₂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 10mg/m³ 以下;
研发的 “脱硫渣制备蒸压砖添加剂” 技术,已在山西 3 家煤化工企业推广应用,累计处置脱硫渣超 5 万吨,替代传统建材原料用量 15%,减少固废堆存占地约 10 亩,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五、发展目标:立足山西,辐射全国
未来,研发部将持续深化 “产业需求导向、技术创新驱动” 的发展路径,重点推进三大目标:
技术升级:聚焦煤制氢、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耦合等新兴煤化工领域,研发适配高纯度原料气、低能耗的新一代脱硫剂,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成果转化:建设 “煤化工脱硫剂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加快研发成果工业化转化速度,计划 3 年内实现 5 类专用脱硫剂产品规模化生产,服务省内 80% 以上重点煤化工企业;
区域辐射:依托山西煤化工产业影响力,将研发的专用脱硫剂及技术推广至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煤炭主产区,打造 “全国煤化工专用脱硫剂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助力国家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